![]()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光復道街道 | 120105001000 | 1.9km2 | 光復道街地處河北區的南部,轄區面積1.95平方公里,東部以京山鐵路為界與河北區王串場街、河東區及天津站相鄰;西部由大沽橋起沿海河至獅子林橋與和平區、南…[詳細] |
望海樓街道 | 120105002000 | 2.25km2 | 望海樓街位于海河之濱三叉河口以東,是天津的發祥地之一,也是河北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域。街域北從金剛橋起沿中山路至北站與鴻順里街相鄰,東由北站沿京山…[詳細] |
鴻順里街道 | 120105003000 | 2.58km2 | 鴻順里街位于河北區西南部,自東由北站地道起向北沿京山鐵路至新開河中線與寧園街道辦事處為界;南由金鋼橋起向東沿中山路中線至北站地道與望海樓街道辦事處為界…[詳細] |
新開河街道 | 120105004000 | 4.52km2 | 新開河街道位于河北區西北部,轄域東由新開橋起向北沿南口路中心線至榆關道,榆關道中心線至京山鐵路線向北至普濟河道立交橋拐彎處與鐵東路街道、北辰區為界;南…[詳細] |
鐵東路街道 | 120105005000 | 4.16km2 | 鐵東路街位于河北區東北部,自東由新開河起向北沿京津塘高壓線至鐵路北環線,由此向西沿北環線至規劃路,由北環線起向北沿規劃路口至宜白路與北辰區交界;南由新…[詳細] |
建昌道街道 | 120105006000 | 5.33km2 | 建昌道街位于河北區東北部,東北至外環線中線與東麗區金鐘街相鄰,東南至金鐘河大街中線與江都路街、月牙河街、東麗區金鐘街毗連,西南至中環線育紅路中線與寧園…[詳細] |
寧園街道 | 120105007000 | 2.31km2 | 寧園街地處天津市河北區中心位置,是我區唯一不與外區接壤的街道。東以中環線(育紅路)為界與建昌道街相鄰;南以金鐘河大街為界與王串場街為接壤;西以京山鐵路…[詳細] |
王串場街道 | 120105008000 | 2.14km2 | 王串場街道位于河北區東南部。東起紅星路,西抵京山鐵路,南接真理道,北臨金鐘河大街,西、南兩側與河東區相鄰,王串場街道辦事處駐河北區一號路康樂道清水園小…[詳細] |
江都路街道 | 120105009000 | 1.95km2 | 江都路街位于河北區東南部,轄區面積1.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566人。黨工委下設7個社區黨委,3個機關支部,6個非公企業黨組織,共有黨員2637人…[詳細] |
月牙河街道 | 120105010000 | 1.77km2 | 月牙河街位于河北區東部,東起北塘排污河向北沿上江路中線至月牙河,與東麗區相鄰;南由上江路起向西沿排污河至烏江路,與河東區相鄰;西從排污河轉彎處向北沿排…[詳細] |
地名由來:因地處海河之北而得名。
2022年8月,河北區入圍2021年度中國縣級政府政務誠信綜合水平百強縣。
2022年7月,河北區意式風情區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2022年4月,河北區被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河北區人口數量為64.77萬人,位列天津市各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3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12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辦確定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河北區上榜。
2021年4月,河北區被認定為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名單。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河北區上榜。
2020年10月,河北區榮獲2020年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稱號。
河北區是天津市中心市區之一,地處市區東北部,因大部分地域坐落在海河以北而得名。區界東鄰東麗區,西部與和平區、南開區、紅橋區以海河為界,南與河東區相連,北與北辰區接壤。至1995年,全區行政區劃面積27.86平方公里,南北長6.88公里,東西寬6.51公里(2000年行政區劃面積調整為27.93平方公里,南北長6.94公里,東西寬7.95公里,行政管轄面積為29.14平方公里)。轄16個街道辦事處(2000年調整為10個),352個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616077人,其中少數民族有23個、15960人,回族人口最多,有13047人。
河北區地勢較高,地形平坦微有起伏。地層為第四紀沉積物,土層深厚。平均海拔5.73米,高于天津市區平均海拔。最高處堤頭大街東南端海拔9.98米,最低點張興莊大道西側鐵路兩旁海拔1.48米。天津多次水災,區內災情較輕或無災。屬于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受季風影響區內四季分明,冬夏與春秋季差較大,冬夏較長,春秋較短,有非冬即夏之感。年平均氣溫11~12℃,年降水量550毫米,七、八月份為雨季。
河北地域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已有先民足跡。金代為加強軍事防御,在三岔河口設立直沽寨(一說直沽寨設在大直沽)。元延祐三年(1316年)設海津鎮。從此漕運不斷,人煙稠密,商業繁榮。之后歷經滄桑。清末推行“新政”,一度成為天津行政、經濟、文化、教育的管理中心。天津解放后,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河北區已發展成居民集中、交通便捷、文化發達、功能齊全的以工業為主體、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新型城區。
天津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河北區的輝煌歷史為其增添了瑰麗的光彩。特別是近代在政治、經濟、文化、城市建設等方面,對天津城市的形成和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河北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文化積淀深厚,是天津近代工業的搖籃,天津市區發祥地之一。
河北區位于天津市區東北部?偯娣e27平方千米?側丝62萬人(2004年)。
區人民0駐獅子林大街,郵編:300143。代碼:120105。區號:022。拼音:HebeiQu。
行政區劃
河北區轄個10街道:光復道街道、望海樓街道、鴻順里街道、新開河街道、鐵東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寧園街道、王串場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
歷史沿革
河北區因地處海河以北而得名。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633603人,其中:光復道街道39722人、望海樓街道45759人、鴻順里街道84131人、新開河街道60950人、鐵東路街道68455人、建昌道街道76509人、寧園街道32107人、王串場街道96290人、江都路街道48789人、月牙河街道80891人。
2004年初,河北區轄個10街道:望海樓街道、光復道街道、鴻順里街道、新開河街道、鐵東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寧園街道、王串場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
地圖
區劃:天津市·河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