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05年9月16日,根據各地推薦,經專家評選及《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評價指標體系》審核,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決定公布河北省蔚縣暖泉鎮等34個鎮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暖泉鎮地處蔚縣最西端,與山西省廣靈縣接壤,距離縣城12.4公里,是以農耕為主的典型北方古鎮。海拔940米,面積57.3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共6538戶、17762人。耕地34500畝,水澆地12350畝,以種植谷黍、雜糧、玉米為主。暖泉鎮元代建鎮,明清時期形成“三堡、六巷、十八莊”格局,F有西古堡、華嚴寺和老君觀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較好并有獨特風格的古寺廟、古民居、古城堡、古戲樓等…… [詳細] |
臨縣轄鎮。1958年建磧口公社,1984年設鎮。距縣城48公里。面積58.31平方公里,人口2萬。通公路。轄西山上、下寨上、香草港、西高家坪、樊家溝、堯昌里、高家莊、侯臺鎮、西灣、寨子山、西頭、馮家塔、馬杓峁、南劉家里、南原上、槐樹洼、向陽、下塔上、圪垯上、重彩塔、南墕頭、黃家峪、霍家溝、陳家山、陳家圪凹、木瓜墕、陳家塬、前李家山、河南坪、下前后山、南馮家會、寨子坪、白家山、下張家山34個村委會和…… [詳細] |
新賓滿族自治縣轄鎮。清王朝的發祥地。1956年建永陵鄉,1958年改公社,1964年建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409.5平方公里,人口2.8萬。沈(陽)通(化)、新(賓)撫(順)公路過境。蘇子河流經境內。轄楊木林子、腰堡、大堡、白家、砬子溝、李家、那家、色家、金崗、二道、二道鮮、板橋子、老城、老城鮮、錯草、蔬菜、前進、紅旗、團結、西堡、后堡、后堡鮮、后道砬子23個村委會和紅旗、團結、前進、民主4個居…… [詳細] |
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是國際大都市——上海的西南門戶,地處滬浙五區(縣)十鎮(鄉)交界,是中國南方各省市進入上海的第一站。全鎮戶籍人口6.3萬,外來人口近4萬,鎮區人口3萬,鎮域總面積91.66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7.31平方公里。轄有23個行政村、6個居民區。楓涇歷史悠久。2000年前,這里已有百姓生息;1500多年前就已形成集市。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建白牛鎮,明代改稱楓涇鎮。明宣德五年(…… [詳細] |
木瀆鎮地處太湖之濱,靈巖、天平山麓,是一個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中國園林古鎮,吳文化底蘊深厚,名山風光秀麗。全鎮面積62.2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8.6萬,外來人口超20萬,歷來是吳中重鎮,素有石雕之鄉、書法之鄉、園林之鄉之稱,享有“吳中第一鎮”的美譽,并先后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全國創建文明鎮工作先進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億萬農民健…… [詳細] |
太倉市轄鎮。太倉市工業重鎮。1949年為印溪鎮,1953年更名沙溪鎮,1958年屬沙溪公社,1963年析置沙溪鎮,1991年沙溪鄉并入。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區14公里。面積32.3平方公里,人口3.9萬。茜(涇)沙(溪)、直(塘)鹿(河)公路過境,橫瀝塘和七浦塘縱橫境內,設碼頭。轄泰東、沙星、百花、涂松、陶灣、印北、沙北、洪涇、洞涇、半涇、中荷、大通、復橋、樓巷、新河、松南、勝利、印南、楊橋、三倉、…… [詳細] |
2021年,撤銷姜堰區溱潼鎮、沈高鎮,設立新的溱潼鎮。以原溱潼鎮、沈高鎮所轄行政區域為新的溱潼鎮行政區域。鎮政府駐漁花池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俞溱路148號。行政區劃變更后,泰州市姜堰區轄9個鎮、4個街道。溱潼鎮行政區域面積117.89平方千米,人口8.11萬人,轄23個村委會、5個居委會! [詳細] |
黃橋,地處長江北岸,是蘇中蘇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集鎮。全鎮轄區面積72.4平方公里,總人口10萬人,其中建成區面積6.5平方公里,6.3萬人。黃橋歷史上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樞紐之稱,334省道、如黃線、姜八線在鎮區內交叉穿越,寧靖鹽和寧通兩條高速公路從黃橋擦境而過,新(沂)長(興)鐵路在黃橋設有客貨編組站。 黃橋始建于北宋神宗元豐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菇鹩⑿墼里w麾下的名將牛皋曾在黃…… [詳細] |
南潯是一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江南古鎮,地理座標位于東徑120°25’-120°26’,北緯30°52’-30°53’20”,地處太湖之濱,與蘇州接壤,是湖州接軌上海浦東的東大門。長湖申航線和 318國道橫貫其中,地理環境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全鎮區域總面積141.3平方公里,轄51個行政村,10個居民社區,總人口11.6萬人,耕地面積12.25萬畝。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29.58億元,國…… [詳細] |
安昌鎮位于紹興縣北部,北和西北面毗鄰杭州市蕭山區黨山鎮、瓜瀝鎮,東、南、西三面分別與齊賢鎮、華舍街道、錢清鎮接壤,南距縣城柯橋7公里,北離杭甬高速公路中國輕紡城道口1.5公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10公里。鎮域面積24.12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常住人口36480人,其中非農人口5859人,外來暫住人口7740人。安昌鎮是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據《越絕書》、《嘉泰會稽志》等古志記載,…… [詳細] |
慈城鎮地處浙江東部沿海寧紹平原,位于寧波市江北區西北部,東與鎮海區相連,西與余姚市接壤,北與慈溪市相臨,南隔余姚江與鄞州區相望,可謂是“眾星拱月”。其鎮域面積102.57平方公里,下轄41個行政村,5個社區,5個居委會,人口5.8萬,是寧波市14個中心城鎮之一。轄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環境優美秀麗,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云湖(英雄水庫)、鄮湖(毛…… [詳細] |
石浦鎮地處東海之濱、象山半島南端,地理座標東經121°48′-121°57ˊ,北緯29°08ˊ-29°13ˊ,北接新橋、定塘等鄉鎮;西扼三門灣;南與鶴浦、高塘隔港相望;東臨大目洋、貓頭洋。行政區域由鎮本土和檀頭山島、東門島、對面山島、半招列島、漁山列島等眾多島嶼組成,鎮本土呈東北-西南走向,帶狀形態,陸上海岸線長108公里,全鎮陸地面積121.6平方公里(含海島面積19平方公里)。下轄55個行政村…… [詳細] |
邵武市地處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史稱“南武夷”,又稱“鐵城”,總面積2860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街道)、135個行政村,43個社區,戶籍人口30.4萬。1983年撤縣建市,是原中央蘇區縣、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邵武是歷史文化名城,有1700多年建縣史,曾為福建八府之一,人杰地靈,曾出過2位宰相、7位尚書、271位進士,有太極祖師張三豐、宋代名相李綱、江夏先賢黃峭…… [詳細] |
瑤里位于皖贛兩省、四縣(安徽祁門、休寧,江西婺源、浮梁)交界處,距景德鎮市區59公里,幚,古名窯里,舊屬浮梁縣錦繡鄉新正都。遠在唐代中葉,這里就有生產陶瓷的手工業作坊,因瓷窯出名而得名,、20世紀初,窯里三改名為瑤里。1994年8月24日撤鄉置鎮,2001年4月2日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同年10月9日,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8月9日,瑤里鎮、高嶺村分別被評為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詳細] |
神垕鎮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處,是馳名中外的鈞瓷文化發祥地,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積淀而成的具有典型區域特色的歷史文化名鎮,是禹州市、郟縣、汝州市三縣(市)交界處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全鎮總面積49.1平方公里,總人口42000人,其中鎮區人口3.2萬人,鎮區建成面積10平方公里。近年來,神垕鎮先后被確定為“全國農村100個小城鎮經濟開發試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河南省117個小城鎮建設…… [詳細] |
說明:數據源自網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
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