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竟陵街道 | 429006001 | 竟陵,茶圣陸羽的故里,江漢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這68平方公里的沃土上,15萬竟陵人憑借睿智、勤勞、自信,書寫著歷史的華章、時代的風流。竟陵,作…[詳細] | |
天門經開區(侯口街道) | 429006002 | 候口街道,隸屬湖北省天門市,位于處天門市中部,東鄰小板鎮、橫林鎮,南接岳口鎮,西與白茅棉花原種場、黃潭鎮接壤,北與竟陵街道毗鄰,總面積64.9平方千米…[詳細] | |
楊林街道 | 429006003 | 53km2 | 楊林這片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臨近天門城區。東有涓涓細流的八市河,與盧市相鄰;南有蜿蜒曲折的天府河,與小板相依;西有潺潺流水的楊林河,與竟陵相連;北…[詳細] |
多寶鎮 | 429006100 | 171km2 | 天門市轄鎮。1948年為天京潛縣第二區,1949年為潛江縣第九區,1955年劃歸天門縣管轄,設多寶區,后改為生產指導組、公社,1987年建多寶鎮。位于…[詳細] |
拖市鎮 | 429006101 | 117km2 | 天門市轄鄉。1949年為潛江縣第一區,1955年劃歸天門市縣轄,分屬張港,多寶兩區管轄,1975年設拖市公社,1984年改區,1987年置拖市鄉。位于…[詳細] |
張港鎮 | 429006102 | 163km2 | 天門市轄鎮。1949年為潛江縣第九區,1955年劃屬天門縣,設張港區,1956年改名朱場生產指導組,1957年復名張港區,后改名公社,1984年建縣轄…[詳細] |
蔣場鎮 | 429006103 | 72km2 | 蔣場鎮(Jiangchang Zhen) 天門市轄鎮。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6年為天門縣第八區,1958年改稱公社,1984年設蔣場區,1987年建…[詳細] |
汪場鎮 | 429006104 | 73km2 | 天門市轄鄉。為市西南農副產品集散地。1956年屬天門縣第八區,1975年改汪場公社,1979年并入蔣場公社,設管理區,1987年置汪場鄉。位于市境西南…[詳細] |
漁薪鎮 | 429006105 | 89km2 | 天門市轄鎮。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0年設區,1956年分設趙場、金場2個生產指導組,1957年復區,1958年與黃潭合并為公社,1959年與黃潭分開…[詳細] |
黃潭鎮 | 429006106 | 61km2 | 天門市轄鎮。1959年設黃潭公社,后改區,1987年建鎮。位于市境中部,天門河北岸,距市區西7.5公里。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6.7萬。省干線荷(包湖…[詳細] |
岳口鎮 | 429006107 | 130km2 | 岳口鎮位于天門南部,全鎮轄51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30平方公里,總人口14.5萬人,其中城區面積12平方公里,城區人口6萬人。近年來,岳…[詳細] |
橫林鎮 | 429006108 | 92km2 | 天門市轄鎮。1955年為彭市區,1958年改紅星公社,1961年為橫林區,1975年分設橫林和彭公社,1979年又與彭市合并,1987年再與彭市分開,…[詳細] |
彭市鎮 | 429006109 | 76km2 | 天門市轄鎮。為天門市和仙桃市鄰界地區物資集散地。1955年設彭市區,1966年為橫林公社所轄鎮,1975年與橫林分開設彭市區,1983年再為橫林區轄鎮…[詳細] |
麻洋鎮 | 429006110 | 73km2 | 天門市轄鎮。1949年為天門縣第五區,1956年改生產指導小組,1958年改先鋒公社,1959年改麻洋公社,1961年復區,1987年建麻洋鎮。位于市…[詳細] |
天門工業園(多祥鎮) | 429006111 | 93.4km2 | 多祥歷史悠久,古名“拖槍過”、“多搶河”。相傳在元朝末年,陳友諒與朱洪武爭奪天下,在鄱陽湖一次戰斗中,陳友諒所部被朱洪武的起義軍擊敗,逃于此南渡漢江…[詳細] |
干驛鎮 | 429006112 | 干驛,古為晴灘,明朝時設為驛站,為干鎮驛,簡稱干驛,沿用至今,為千年古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干驛東接漢川,南濱百里沉湖,西連小板抵竟陵,北臨千傾華…[詳細] | |
馬灣鎮 | 429006113 | 77km2 | 天門市轄鎮。1974年前為干驛區馬灣公社,1975年分設干驛和馬灣公社,1979年兩社合并為干驛公社,1984年又分開,設馬灣區,1987年由原馬灣區…[詳細] |
盧市鎮 | 429006114 | 103km2 | 天門市轄鎮。1949年為區,1956年改為生產指導組,1957年復區,1958年改豐樂公社,1961年復名區,1975年撤區,分設盧市和凈潭兩公社,1…[詳細] |
小板鎮 | 429006115 | 小板鎮位于天門市東南方,東經113°12′ ,北緯30°26′,西距天門市區約4.5公里,東距武漢120公里,總人口38814人,轄25個行政村,19…[詳細] | |
九真鎮 | 429006116 | 162km2 | 天門市轄鎮。1950年設天北區,后改為九真區,1956年改指導組,1975年復區,1958年改紅光公社,1961年再復區,1987年建鎮。位于市境東北…[詳細] |
皂市鎮 | 429006118 | 142km2 | 皂市鎮位于湖北省天門市東北部,與應城、京山、漢川三市(縣)交界,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鎮。全鎮國土面積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萬畝…[詳細] |
胡市鎮 | 429006119 | 81km2 | 天門市轄鎮。1954年為皂市轄鎮,1957年為合豐區所轄,1958年合豐與皂市合并為衛星公社,1961年分開為合豐區轄,1957年原合豐區所轄地區分為…[詳細] |
石家河鎮 | 429006120 | 106km2 | 天門市轄鎮。1955年設石河區,1987年建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區13公里。面積106平方公里,人口5.9萬。鎮內有東河(《水經注》謂巾水,地方稱石…[詳細] |
佛子山鎮 | 429006121 | 130km2 | 天門市轄鄉。1975年名佛子山公社,1987年置墳禁鄉,1992年改佛子山鄉。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區20公里。面積130平方公里,人口4.1萬。境內有…[詳細] |
凈潭鄉 | 429006201 | 92km2 | 天門市轄鄉。1951年置凈潭鄉,1955年設合作社,1958年改大隊,1975年為凈潭公社,1980年設管理區,1987年復置鄉。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詳細] |
蔣湖農場 | 429006450 | 50km2 | 湖北省天門市國營蔣湖農場是創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有五十余年建場歷史的國有中型農墾農工商聯合企業。
蔣湖農場地處天門市西南部,距市區30公里…[詳細] |
地名由來:因境內有天門山而得名,該山有兩峰對峙,其中如門,山由此得名。
2022年,天門市GDP總量為720.17億元,位列2022年中國縣域經濟百強城市第100位。
2022年,天門市GDP總量為730億元,位列2022年湖北省各市GDP排行榜第16位。
2022年12月,天門市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2022年8月,天門市入選2022年度湖北省全域公交縣創建名單。
2022年8月,天門市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2022年7月,天門市上榜2022賽迪百強縣第96名。
2022年5月,2021年中國投資潛力百強縣榜單發布,天門市位列第100。
2022年3月,2022年中國百強縣發布,天門市位列第87名。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天門市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3年,天門市轄竟陵、楊林2個街道辦事處,多寶、拖市、張港、蔣場、汪場、漁薪、黃潭、岳口、橫林、彭市、麻洋、干驛、馬灣、盧市、小板、九真、皂市、胡市、石河、佛子山等20個鎮和凈潭鄉,以及天門經濟開發區(候口街道辦事處)、天門工業園(多祥鎮)、國營蔣湖農場、白茅湖棉花原種場。全市有6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778個村民委員會,6802個村民小組。轄區面積2622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積10.97萬公頃。全市年末總人口163.85萬,其中男性87.01萬人。全年出生18114人,死亡972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04‰。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5.19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4億元,同比增長13%。加強產業結構調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74.3億元、190.04億元、100.8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2年的21.47:51.19:27.34調整為19.8:52.2:28。地方財政總收入19.37億元,增長28.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億元,增長36.6%;地方公共財政支出46.5億元,增長11%。
全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08.58億元。糧食總產75.22萬噸,增長8.4%,實現了“十連增”;棉花總產4.93萬噸;油料總產11.5萬噸;蔬菜總產57.61萬噸;禽蛋產量5.17萬噸;生豬出欄103.98萬頭;水產品產量12.68萬噸。已建成5.33萬公頃優質稻、4萬公頃優質棉、5.33萬公頃優質油料、1.67萬公頃無公害蔬菜四大基地。萬頭以上養豬場達到25家,省部級標準化水產養殖場達到13家。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0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59家,其中省級以上14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8:1。在全省率先成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所,各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總體合格率一直穩定在99%以上。全市新增“景天及圖”、“莊品健”、“漢域”3個湖北著名商標。全市累計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6個、綠色食品26個、有機食品1個,“天門義河蚶”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張港花椰菜”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全市農村土地流轉率達到35%,30畝以上規模經營大戶達到3330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增334家,達到1194家,省級以上示范合作社達到14家,“華豐模式”在全省推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3%。實施了小型農田水利、引漢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9個重點水利工程項目,完成投資2.48億元。維修改造泵站194座,疏挖溝渠1476.7公里,完成土方760萬立方米。大力實施土地增減掛鉤,新增耕地166.67公頃。岳口鎮躋身全省“四化”同步示范試點鄉鎮,健康村被確定為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移民新村建設得到加強。天門市被評為全省“萬名干部進萬村潔萬家”活動先進組織。
全年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44.59億元,增長17%,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7.27億元,同比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50家。全年工業用電量6.07億千瓦時,增長14%。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天門生物產業園獲得批準,臺灣工業園、泵閥產業園等10余個“園中園”建設穩步推進!耙粎^三園”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15個鄉鎮規劃建設了工業小區,已落戶企業52家。
全年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2.18億元,比上年增長33%。全年交通建設投入達7.65億元。完成義烏路南延、南洋大道西延、北環路、東江大道等工程。陸羽故園、東湖公園建成開園;體育中心、市民服務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已基本建成;革命歷史紀念園完成主體工程。全年電網建設投資1.18億元。110千伏岳口變電站增容工程投入營運,110千伏漢北橋輸變伏線路6條,新建和改造配電臺區217個。全市共有27家重點企業實施了35個技改擴規項目,完成投資18.7億元。天門紡機、穩健紡織等一批改造擴規項目竣工投產,景天織造園等項目正在建設。華潤雪花啤酒通過技改擴規,稅收突破5000萬元。引進武漢人福、四川禾邦、上海延安藥業等知名企業與本市企業實施戰略重組。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74家,凈增44家。紡織服裝、機電汽配、醫藥化工、食品加工四大特色產業均過百億產值,醫藥、棉花產業集群被確定為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家。益泰藥業、湖北諾邦、和沐電氣等9家重點企業申報省級新三板后備企業。全年共引進項目92個,實際到位資金81.3億元。其中投資過億元項目49個,投資29億元的旺泰科技新材料產業園、投資18億元的天門國際服裝科技城等一批大項目相繼簽約或開工?ㄉ仉娮、隆興無紡布等38個回歸項目簽約,總投資56億元。臺資企業招商取得較大進展,臺灣玉期行表面處理環保系列產品等4個臺資項目簽約,總投資5.7億元。
全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6683萬美元,其中對外出口額5500萬美元,同比增長8%。各類金融機構年末存款余額340.53億元,比年初增加46.18億元;貸款余額113.72億元,比年初增加16.36億元。落實銀企對接協議85億元。信用社改組為農商行進展順利。2013年,天門市獲湖北省A級金融信用市榮譽稱號。建設通村公路340公里,皂岳一級公路竟陵至岳口段正在抓緊建設。天門南站成為漢宜鐵路客流量最多的三大站之一。天門港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全市有名勝風景區及文物保護區(點)390個,自然保護區3個,森林覆蓋率18.4%。
建成15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天門中學入圍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取得校長實名推薦資格;天門職業教育學院新增茶學等3個特色專業,辦學規模達到3500人。文化中心完成主體工程,胡家花園修復工程和博物館抓緊建設,石家河考古遺址公園啟動建設!恫杈墶窐s獲湖北省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天門說唱《口說為憑》獲得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舉辦2013湖北(天門)臺灣美食文化周、紀念茶圣陸羽誕辰1280周年等大型活動。全市有衛生機構920個,其中醫院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10個。全市衛生機構有衛生人員8774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706人,執業(助理)醫師2419人,注冊執業護士1649人。全市有病床4842張,每千人擁有床位2.7張。在全市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價格下降48.3%;醫藥體制改革成效顯著,基層醫療機構實現基本藥物制度全覆蓋,市第一人民醫院通過了國家衛計委三甲醫院復評,市中醫院通過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中醫院評審,市婦幼保健院被評為全國縣級婦幼保健機構百強。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9960人,創業帶動就業1002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1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08元,同比分別增長10.5%和14%。全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71.28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4.1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8.85萬人,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參?側藬10.99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9.79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120.77萬人。全年新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1630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581戶。
嚴格環境準入,加強污染防治,環境質量穩中趨好。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工作成效顯著,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7%,超額完成了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
區劃:湖北省·天門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