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石岐街道 | 442000001000 | 49.7km2 | 石岐區位于市城區中心,總面積49.7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6.94萬人,非戶籍人口4.09萬人,轄1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006年,貫徹落實“發展科…[詳細] |
東區街道 | 442000002000 | 79.2km2 | 東區于1988年建區,是中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東區面積71.4平方公里,下轄10個社區居委會和18個經聯社。全區戶籍人口約…[詳細] |
火炬開發區(中山港街道) | 442000003000 | 92.23km2 | 火炬開發區位于中山市東部,總面積92.23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1個社區和24個自然村,戶籍人口5.56萬人,非戶籍人口12.97萬人。2006年…[詳細] |
西區街道 | 442000004000 | 13.3km2 | 西區位于中山市城區西部,是中心城區的西大門,面積25.21平方公里,轄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約1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萬多人。廣珠輕軌、105國…[詳細] |
南區街道 | 442000005000 | 48.73km2 | 南區古稱良都,位于偉人故里中山市中心城區南部,面積48平方公里,轄良都、北溪、城南、馬嶺4個社區,常住人口約6.53萬人,旅居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詳細] |
五桂山街道 | 442000006000 | 100.8km2 | 五桂山區位于中山市南部,面積100.84平方公里。轄村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1個,戶籍人口7592人,非戶籍人口15160人。2006年,堅持以科學…[詳細] |
民眾街道 | 442000007000 | 120.7km2 | 民眾鎮位于中山市東北部,毗鄰廣州市南沙區和中山火炬開發區?偯娣e121.87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10.4萬畝,農田保護區面積9.3萬畝,是中山市耕地![詳細] |
南朗街道 | 442000008000 | 206.1km2 | 南朗鎮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位于中山市東部,西靠五桂山,東臨珠江口,北接中山火炬開發區,南連珠海市,與香港隔海相望。轄區土地面積218…[詳細] |
黃圃鎮 | 442000101000 | 88km2 | 黃圃鎮位于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里——中山市的最北部,西北與佛山市順德區接壤,東北與廣州市番禺區隔河相望,居珠江三角洲中部都市圈發展中心板塊,與廣州、深圳…[詳細] |
東鳳鎮 | 442000103000 | 54.87km2 | 東鳳鎮位于中山市北部,東與黃圃鎮、南與東升鎮、西與小欖鎮、北與佛山市順德區一河之隔。距市區石岐23公里,105國道廣珠公路貫穿鎮西北境。下轄1個社區…[詳細] |
古鎮鎮 | 442000105000 | 51.97km2 | 古鎮鎮位于市境西北邊緣,是中山、江門、佛山(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總面積51.97平方公里,由古鎮、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組成,轄12個村民委員會、1…[詳細] |
沙溪鎮 | 442000106000 | 53.34km2 | 沙溪鎮毗鄰中山市城區西部,面積53.34平方公里,轄村民委員會15個、居民委員會1個;戶籍人口6.13萬人,非戶籍人口5.7萬人。先后獲廣東省服裝產…[詳細] |
坦洲鎮 | 442000107000 | 131.41km2 | 坦洲鎮位于中山市南部,東、南毗鄰珠海市,北接三鄉和神灣鎮,西南隔西江口與珠海斗門相望。面積131.41平方公里,轄村民委員會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7個![詳細] |
港口鎮 | 442000108000 | 70.87km2 | 港口鎮位于中山市東部,總面積70.87平方公里,轄社區居民委員會7個,村民委員會2個,戶籍人口5.64萬人,非戶籍人口5.6萬人。鎮內設有京珠高速…[詳細] |
三角鎮 | 442000109000 | 70.32km2 | 三角鎮位于中山市北部偏東,北通廣州番禺區,東連民眾鎮,西接黃圃鎮,南與港口鎮隔河相望,總面積70.32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橫欄鎮 | 442000110000 | 76.63km2 | 橫欄鎮位于中山市西部,面?6.63平方公里,東臨東升鎮和沙溪鎮,西與江門市新會區大鰲鎮隔江相望,南與大涌鎮為鄰,北與小欖鎮和古鎮鎮接壤,岐江公路貫穿…[詳細] |
南頭鎮 | 442000111000 | 28km2 | 南頭鎮,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心位置,位于中山市北部,毗鄰佛山順德,區域面積全市最小只有28平方公里,人口1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4萬人,轄6個社區居委會…[詳細] |
阜沙鎮 | 442000112000 | 40.36km2 | 阜沙鎮位于市境北部,轄衛民、牛角、阜東、羅松、阜沙、大有、豐聯、上南8個村民委員會和阜圩社區居民委會。戶籍人口3.55萬人,非戶籍人口1.77萬人![詳細] |
三鄉鎮 | 442000114000 | 93km2 | 三鄉鎮位于市境南部,毗鄰珠海市,面積93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委員會和2個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3.7萬人,非戶籍人口12.1萬人。2006年,落實科…[詳細] |
板芙鎮 | 442000115000 | 81.31km2 | 板芙鎮位于中山市南部,珠江支流西江東側,面積81.31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3.33萬人,非戶籍人口6.17萬人,旅…[詳細] |
大涌鎮 | 442000116000 | 39.52km2 | 大涌鎮俗稱“隆都”,地處中山市西南部,距石岐城區8公里,面積39.52平方公里,轄社區居民委員會5個、村民委員會2個,戶籍人口2.93萬人,非戶籍人口…[詳細] |
神灣鎮 | 442000117000 | 59.59km2 | 神灣鎮位于中山市南部,西江出?谀サ堕T水道東岸,與珠海市斗門區隔江相望。面積59.5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7萬人,非戶籍人口1.8萬人,轄外沙、宥…[詳細] |
小欖鎮 | 442000118000 | 撤銷小欖鎮、東升鎮,設立新的小欖鎮,以原小欖鎮、東升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小欖鎮的行政區域,小欖鎮人民政府駐升平中路8號(原小欖鎮人民政府駐地)![詳細] |
地名由來:中山原名香山,是孫中山先生的故居,民國十四年(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遂改其故鄉香山縣為中山縣,1983年撤縣設市(縣級),1988年升為地級市。
2023年1月,國家郵政局公布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城市排行榜,中山市位列第31。
2023年2月,2022年廣東省各大城市GDP排名出爐,中山市以3631億元位列第10位。
2022年10月,中國106個大城市名單出爐,中山市排名第37位,為Ⅱ型大城市。
2022年8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中山市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2022年6月,中山市上榜中國城市引力100強第48位。
2021年5月,中山市入選2022年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支持城市名單。
2022年6月,財政部公布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名單,中山市上榜。
2022年4月,中山市被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022年1月,2021年全國主要城市GDP排行榜出爐,中山市位列第81。
中山市是廣東省轄地級市,下設24個鎮區,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連廣州,毗鄰港澳,全市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年平均溫度22oC。中山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故鄉,又是著名的僑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80多萬人。
中山市是我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近年來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先后建成了全國包裝印刷基地、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民營科技園等技術含量較高的工業園區,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以優質產品為拳頭的多元化產品結構,有樂百氏飲料、耶魯固力門鎖、凱達精細化工、華帝燃氣具、嘉華電子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工業品牌。小欖五金、古鎮燈飾、沙溪休閑服、大涌紅木家具、南頭空調、黃圃食品等區域特色經濟蓬勃發展,產品在全國占有較大的市場分額。全球500強在中山辦了20多家企業,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15.53億元,工業總產值1344.02億元。
中山市的投資環境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全市現有公路總里程1153公里,形成了以國道和干線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90公里半徑范圍內有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5大機場;鐵路運輸經由廣州通達全國各地。目前,隨著神灣港的開通,中山已形成東有中山港、南有神灣港、北有小欖港的\"品\"字形碼頭布局,其中,中山港的集裝箱年吞吐量更是躋身全國十強、世界百強。從中山港往香港航程僅需75分鐘。中山供水供電充足,并初步建成以城區為樞紐,貫通各鎮區、大中型企業的寬帶高速大容量的信息網絡,形成了\"中山信息高速公路\"。
近年來,中山市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全國園林城市\"、\"全國環保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暢通工程模范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1997年還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人居獎\"。
中山市的語言狀況較為復雜,主要使用漢語方言,包括粵方言、閩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粵方言的人數最多,占總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北部沖積平原區和中部的石岐地區。
粵語方言分為4種:(1)石岐話,主要分布在石岐地區、南區和南朗鎮。(2)沙田話(近順德話),主要分布在南頭鎮、黃圃鎮、東鳳鎮、小欖鎮、阜沙鎮、東升鎮、橫欄鎮、港口鎮、民眾鎮、坦洲鎮、板芙鎮及西區的沙朗、南朗鎮的橫門等地。(3)三角話(近東莞話),主要分布在三角鎮。(4)古鎮話(近新會話)主要分布在古鎮鎮。
閩語方言,主要分布在沙溪鎮、大涌鎮、三鄉鎮及火炬開發區的張家邊等地。
客家語方言,主要分布在五桂山鎮、神灣鎮及坦洲鎮的南部。
中山民0國愛鄉,勤勞敦厚,富于進取,勇于創新,靈活求實,較少保守思想。民風平和有禮,與人為善,團結互助,崇尚正義。
市委、市0在2004年重新擬定“博愛、創新、包容、和諧”為中山人精神。
中山民間藝術豐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龍獅鶴鳳、崖口飄色等。中山是民歌之鄉,民間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繒歌、客家山歌、鶴歌、姑妹歌、漁鼓、龍舟、小調兒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這兩種民歌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流行于坦洲鎮等大沙田區。中山舞龍分為木龍、火龍、金龍、沙龍、草龍、游龍、板龍、云龍等8個種類。2006年,坦洲咸水歌、小欖菊花會、沙溪涼茶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朗崖口飄色、五桂山白口蓮山歌、沙溪鶴舞、黃圃麒麟舞、黃圃飄色等5項民間藝術形式被納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中山市花為菊花。
孫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為名。 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 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向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 孫中山詳細信息++
區劃:廣東省·中山市 |